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百千万工程”! 首批15所基地校共书汉字华章

www.cndongbu.cn(2025-05-08)来源:中国东部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和密码,一撇一捺承载千年智慧,一横一竖铸就文化根基。4月28日,陕西师范大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基地”授牌暨中小学规范书写教育“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在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成功举办。活动以“书写育人•文化铸魂”为核心,通过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共建,进一步推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普及,携手开启汉字文化和规范书写进校园的新篇章。

(启动仪式在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同学们表演的舞蹈《小茶仙》中拉开帷幕)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交大附小“名校+”共同体学校、交大附小乡村振兴帮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参加了此次活动。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次活动。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陕西师范大学)名誉主任、陕西师大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陕西师大教师书法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党怀兴;全国硬笔书法教育专家、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书法教学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部编《语文》教材1-9年级同步字帖编写人唐于山;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樊列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西安交大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基础教育管理处处长巩稳定;西安交大附属小学书记、校长、交大附小六校区校长雷玲。

  启动仪式由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大笔下锦绣汉字与书法教育产学研训平台创始人刘占邦主持。

  刘占邦说,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进校园、进课堂高度重视,要求将书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202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发挥其独特育人功能,并且鼓励师范院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中小学结对共建,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基于此,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百千万工程”,将在陕西全省培育100所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基地学校,1000名汉字教学和规范书写指导教师,带动10万名中小学生进一步提升书写技能和水平,成为“书写小能手”。通过工程的推动,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紧密协作,共建首批15所基地校。15所学校覆盖了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商洛、汉中、安康等七个地市。

  嘉宾及领导分别为为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雁塔校区、西安市碑林区沙坡小学、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西咸新区沣西东马坊小学、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七小学、西安交大附小渭南分校、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中心小学、洛南县巡检镇中心小学、麟游县酒房镇中心小学、西乡县堰口镇九年制学校、紫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安康第一学校、平利县八仙镇中心小学、柞水县营盘镇九年制学校授牌。

  基地校将依托陕西师范大学的专家教学资源,以及师大汉字文化和书法教育产学研训项目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社会和中小学的力量,共同构建“师资培养+书写实践+课程开发+主题活动”四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实现中小学师生“优秀文化传承”“立德树人”“美育浸润”与“书写能力提升”的多元发展目标。同时,也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注入全新的活力。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陕西师大教师书法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党怀兴表示,规范汉字书写是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核心路径,既是青少年文化认同的根基,也是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关键。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示范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依托师范教育优势,长期致力于汉字文化和书写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师范生“三笔字”教学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此次授牌共建将推动高校资源下沉,有助于教学成果的推广普及。学校汉字和书法领域的专家名师,以及书法教育产学研平台,将对中小学师资培训、课程研发、各级特色学校创建,提供有力和有效的支撑。

  通过以交大附小为代表的首批基地校的建立,将努力构建"名师引导+AI赋能+课程创新+活动育人"四位一体模式,促进规范书写与德育、美育融合,为中小学汉字教育提供示范。推动西安和陕西省中小学汉字文化传承和规范书写教育发挥自身力量,做出应有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书记、校长、交大附小六校区校长雷玲说,规范汉字书写能力是中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交大附小全面扎实推动汉字书写教育。通过课程设置、社团开设、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各类书写比赛等方式,不断拓宽载体和路径,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升规范书写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

  雷玲校长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授牌为新的起点,将通过强化师资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等方面入手,继续深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笔墨之间感受文化的力量,在横竖撇捺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长成进致辞中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彰显着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书法进课堂”的育人要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推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不仅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始终以“五育并举”为引领,将规范书写融入“成慧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字教育成果。此次与陕西师范大学携手,共建首批15所基地校,既是高校资源下沉、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均衡的务实行动。交大党委将全力支持基地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对口帮扶的6个地市辐射,让书写教育的“星火”点亮更多乡村课堂。

  基地授牌及书写教育“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结束之后,随即举办了两场专家讲座,引领现场师生走进了教师粉笔板书和汉字教育的全新课堂。

  板书是教师的“脸面”和“看家本领”,著名硬笔书法教育专家、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书法教学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唐于山,结合自己十多年校内外书法教师培训的经验,以及研发部编1-9年级《语文》同步字帖的心得,做了《练好粉笔板书 提升执教能力》的讲座。阐述了教师板书的价值和作用,硬笔书法笔画美的“新永字八法”,汉字结构美的“六字诀”(位置、方向、长度)等内容,并以《春晓》为例,进行了现场演示教学。从中解码教师板书设计与教学能力提升的融合之道。

  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党怀兴做了《传承汉字文化 培育核心素养》的报告,党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从白水仓颉庙、西安碑林、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的传统建筑等方面,展示了陕西悠久丰厚的汉字和书法教育资源。从“六书”出发,解锁了汉字的构造演变、汉字形音义的关系,以及每个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让现场师生充分感受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让大家认识到了开展汉字教育对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提升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

  衷心祝愿陕西师范大学中小学书写教育“百千万工程”能够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期待百家基地校、千名教师、十万学子,以笔墨书写学业和人生的华章,以行动赓续中华文明的薪火!(张栢溪)

编辑:中国东部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