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
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西北秦腔表演艺术人才培训》招生简章
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秦腔,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西北地区的文化瑰宝,秦腔凝聚着陕甘宁青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前,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传承发展秦腔艺术,培养高素质秦腔表演人才,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北京科技大学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文化强国”战略实施,整合西北地区优质艺术资源,创新推出“三地三方联动”教学平台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一批精品化、高层次、高素质的具有艺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示范性秦腔表演专门人才。
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实施主体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根基深厚,作为北京市美育研究会会长单位,依托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北京市高校文化教育基地、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4个基地,全面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拓宽美育教学路径,聘请20余名行业领域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建构了“三维一体”美育育人体系。自2012年起,学校承担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任务,依托学校资源优势,扎实开展文化帮扶工作,多方位支持秦安县秦腔艺术创新与传播,挖掘了大量的秦腔文化资源,解决了秦腔表演艺术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稳固的前期基础和可行性保障。
(二)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与地点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资助协议书》的相关规定,本次培训总时长为60天,其中,集中培训35天。
阶段划分:
开班仪式:2025年4月11日
集中培训:2025年4月11日-5月21日
实践演出:2025年5月22日-5月31日
自主学习:2025年6月-9月
晋京汇演:2025年10月11日-10月20日
(二)课程体系设置
本项目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精品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
文艺思想模块:《习近平文化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戏曲艺术》等。
戏曲理论模块:《秦腔表演艺术人才管理》《经典剧目赏析》《戏剧美学》《戏曲声乐》《中国戏曲音乐》《中国戏曲文学史》《戏曲角色塑造》等。
表演基础模块:《戏曲表演程式》《秦腔表演技巧》《秦腔唱腔板路特点》《戏曲表演做功》《戏曲表演艺术规律与技法》等。
舞台实践模块:《戏曲小生表演形体与技巧》《戏曲正旦表演形体与技巧》《戏曲小旦表演形体与技巧》《戏曲花脸表演形体与技巧》及经典剧目排练。
(三)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将采取质和量相结合的评定标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理论课程学习占20%;实践课程学习占20%;汇报演出占40%。同时,结课后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体会。学员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四)师资团队
本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领衔,联合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资深教授,以及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西演青年团、西安三意社等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授课。主要授课教师如下:

培训对象
(一)招生要求
1.招生名额:
本项目面向全国招生,择优录取20名优秀学员。
2.基本要求:
年龄原则上为20-45周岁(1980年-2005年间出生);
具备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戏曲表演技巧创造人物形象(行当不限)。
3.专业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在戏曲表演领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曾在两部以上剧目中担任主演且成果突出;
取得本专业中级(含)以上职称;
取得与戏曲表演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学历;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演员。
(二) 选拔方式
推荐方式: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名家推荐);
遴选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选拔流程: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名家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
录取通知:2025年4月4日前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通知。
(注:根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对一年内参加过国家艺术基金其他同类项目的报名学员,将不再予以录取)
学员管理与服务
(一)规章制度
学员集中培训期间,严格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章程等相关规定和本项目培训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以下情况将取消培训资格:
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培训规章制度;
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
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
学习态度不端正,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
(二)学习服务与支持
教学资源:提供课程资料、视频、剧本等学习资源。
学习设施:配备专业排练场地、多媒体教室、服装道具等。
生活保障:免费提供住宿餐饮。
交通保障:统一安排。
医疗保障: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三)费用说明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对入选学员提供全方位经费保障:包括学员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附件2《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集中培训期间的食宿费用,教学、培训、排练等学习费用,演出服装道具等相关费用。
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2025年3月10日-2025年3月31日
(二)报名方式
将个⼈报名信息电子版发送⾄电⼦邮箱b1007672@ustb.edu.cn,主题为:“姓名+单位+西北秦腔表演艺术人才培训报名”。同时,将报名表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两份)快递至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 孙老师 收,联系电话:13466565198。
(三)报到方式
被录取的学员,请携带身份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1张、近期一寸彩色证件照3张、录取通知书,于指定时间到项目承办单位报到。
报到时间:2025年4月10日
报到地点:甘肃省秦安县文化馆
详细地址: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42号
联系电话:0938-6521046